塑膠跑道新國標今日起全面實施!年國家發布的《中小學體育器材和場地第11部分: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GB/T19851.11-2005)即廢止,
近年來,校園“毒跑道”事件引發社會的高度關注,牽動萬千家長的心。2016年,教育部叫停了塑膠跑道的新建或維修,并牽頭修訂塑膠跑道新國標——《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GB 36246-2018)。
塑膠跑道新國標,是國家強制性標準,在有害物質含量、橡膠種類等方面,有了更規范和嚴格的要求,給了家長們一顆“定心丸”。
據了解,新國標是由教育部牽頭組織,歷經2年多的修訂,組織超過100次的專家會議論證,以及全國范圍內的實地考察并抽樣檢驗,收集市場上數百家企業產品不計其數的驗證實驗。新國標以其專業性、科學性和全面性,將促進我國體育地材行業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水平再上新臺階,為全國中小學生的健康運動保駕護航。
2015年-2016年,“問題跑道”事件在全國大范圍爆發。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問題跑道”至少涉及江蘇球盟會、廣東、上海、浙江、江西、河南、深圳、成都、北京、沈陽等省市,具體城市高達25個。
2016年6月24日,教育部印發通知要求各地部署開展塑膠跑道專項整治工作,對校園塑膠跑道進行登記造冊、全面排查,環保、質檢不合格的塑膠跑道立即鏟除,對玩忽職守、索賄受賄等違規違紀問題予以問責和嚴肅查處。
2016年9月1日,教育部網站公布了校園塑膠跑道綜合治理工作推進情況,稱目前全國中小學共有塑膠跑道68792塊,正在建的4799塊,其中停建的2191塊。而已經鏟除的“毒跑道”,有93塊。教育部還表示,目前正與國家標準委對接,推動相關標準修訂。同時也要求各地在國家強制標準出臺之前,可結合當地實際加快塑膠跑道的有關強制標準的研制。
2016年11月16日,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起草的《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標準建議稿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官網上進行立項公示,并公開征求意見。
2017年1月- 4月,國家教育部調研組在全國近10個省市進行適用調研。內容包括意見和建議征求研討,學校場地現場取樣抽查。
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網站發布“關于對國家標準《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的通知”。
2018年5月7日,《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GB 36246-2018 國標委員會擬定發布。
不可認,與舊標準相比,新國標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標準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只有將塑膠跑道新標準真正執行落實到實處,確保跑道的生產、施工、招標、驗收都在一個可控的框架內進行,我們才能徹底告別“毒跑道”,還學生一個安全健康的活動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