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聞 湖北、重慶發布最新體育場地數據;西安一處塑膠跑道開放才半月就脫粒;2023中國體博會即將開幕2022年湖北省體育場地的相關數據于日前出爐。據統計調查顯示,湖北省體育場地共計18.22萬個,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45億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2.48平方米。
在基礎大項場地上,湖北省共有田徑場地8362個。其中,設有400米環形跑道的田徑場地1737個,占20.77%;其他田徑場地6625個,占79.23%。游泳場地共計1106個,其中,室外游泳池481個,室內游泳館599個,天然游泳場26個。
在球類運動場地上,湖北省共有11.72萬個。最引人關注的足球、籃球、排球這“三大球”的場地共有5.21萬個,其中足球場地5888個、籃球場地4.36萬個、排球場地2612個,占44.46%;乒乓球和羽毛球場地6.06萬個,占51.67%;其他球類運動場地4538個,占3.87%。
據統計,湖北省冰雪運動場地共計36個,其中,滑冰場地17個,占47.22%;滑雪場地19個,占52.78%。
在體育健身場地上,湖北省共擁有全民健身路徑4.29萬個,健身房4808個。健身步道3786個,長度1.28萬公里。(極目新聞)
記者近日從重慶市體育局獲悉,2022年重慶市新增體育場地8691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比上年增加0.19平方米達到2.27平方米;5.2萬余個乒乓球場地讓市民實現“打球自由”。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重慶市體育場地數量達14.53萬個,總面積7291.37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2.27平方米;和2021年相比,體育場地總數增長了6.36%,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增加了0.19平方米,提前完成《重慶市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中“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超過2.2平方米”的目標。
據了解,本次統計的體育場地類型包括基礎大項場地、球類運動場地、冰雪運動場地、體育健身場地四大類型。其中,全市球類運動場地102618個,田徑場地3500個,游泳場地1965個,冰雪運動場地19個,全民健身路徑26160個。其中,乒乓球場地以52234個高居單個運動項目場地數量榜首;健身步道則累計建成4400個,長度9212.51公里,較2021年新增步道965個、長度1332公里;與2021年相比,2022年全市累計新增體育場地8691個。
5月26日-29日,2023(第40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博覽會以“破局·蝶變,演繹新時代體育產業”為主題,力爭給出符合體育用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優解”。
此次參展商將超過1500家,總展覽規模達到150000平方米,專業觀眾將超過10萬人次。其中福建省參展企業144家,參展面積達8088平方米,參展企業數量比2021年上海體博會增加了一倍,參展面積增長58%。
在展區規劃方面,2023中國體博會將在延續以往健身、體育場館、體育消費及服務三大“主線”基礎上,創新打造政府展區,添加推動政企合作的“輔助線”,以新的展會定位、展覽門類聚焦新消費市場和科技熱點,助力體育產業新業態生成,為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拓展新途徑。
據悉,本屆中國體博會將舉辦2場標準新聞發布會與4場標準技術研討會,分別是:《GB/T 42379-2023 移動真冰場技術規范》新聞發布會、《跳繩》團體標準新聞發布會,《蹦床場所配置要求》團體標準宣貫會和蹦床場所評估工作總結、“運動促進健康與智能化體育用品應用發展趨勢”技術研討會、青少年足底健康技術研究研討會、“二代健身路徑集成管理與服務系統信息傳輸技術規范”團體標準技術研討會。多場技術研討會及發布會將從嚴謹的學術和科學角度補充當育產業標準化工作的缺失,為行業標準化建設與發展帶來全新思路。(福建日報)
今年3月,為進一步滿足居民對公園休閑健身的需求,西安高新區對唐城墻遺址公園跑步道進行全面提升,新的塑膠跑道全長7公里,在今年五一假期以全新面貌迎接市民游客。
不過,嶄新的紅色跑道開放僅僅半個月就出現問題,讓人痛心。近日,有市民散步時發現,有兩段跑道因為出現問題被圍了起來,正在進行修復。
從圖片中可以看到,有幾塊塑膠跑道的面層出現了脫?,F象。對此,DPU運動地坪負責人林經理表示,剛投入使用的塑膠跑道如果出現脫粒,通常情況下是由于安裝不當、材料質量問題或使用不當等因素導致的。
質量問題。如果塑膠跑道的材料不合格,或者施工工藝不規范,就會導致塑膠跑道的表面層和底層之間的粘合力不足,從而導致脫粒現象。
使用問題。如果塑膠跑道的使用頻率過高,或者使用不當,比如穿著不合適的鞋子,或者在塑膠跑道上進行其他活動,就會加速塑膠跑道的磨損和老化,從而導致脫粒現象。
環境問題。如果塑膠跑道所處的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或者受到強烈的日曬和雨淋,就會影響塑膠跑道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從而導致脫?,F象。
總之,如果發現跑道出現脫粒問題,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尋求專業人員進行檢查和修復。唐城墻遺址公園的新跑道舒適柔軟,為愛好健步走和跑步的市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運動場地,希望大家愛護公共設施,愛護新跑道,爭做文明市民。(當眾體育)
近日,《2022年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顯示,2022年線下健身場館參與運動健身的人數有所下降。截止到2022年12月,全國線%,鍛煉頻次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這給全國線育健身類場館的經營和生存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健身房倒閉率環比上漲,健身行業處于一個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持續 “洗牌”過程。2022年全國廣義健身類場館數約13.1萬家,其中商業健身俱樂部39620家,健身工作室45529家,分別環比下降了5.48%和12.34%。
2022年中國主流城市健身俱樂部單店月均收入為45.9萬元,相比2021年月均48.3萬元下滑4.97%,相比2019年月均53.6萬元減少14.37%;2022年中國主流城市健身工作室單店月均收入為10.1萬元,相比2021年月均10.7萬元下滑5.42%,相比2019年月均11.2萬元減少9.82%。
第二,健身場館嘗試線上健身。劉畊宏的“毽子操”再次掀起了線上健身的熱潮,讓經營者看到線上健身變現的可能。健身房開始嘗試線上健身課程或健身直播課程,以增加場館的現金流;
第三,健身行為更加多元化。人們的健身行為不僅限于線下健身房,互聯網健身、家庭健身、元宇宙健身概念也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中新網)
近期,全國各地馬拉松扎堆開跑。馬拉松是一項有益身心健康的運動,然而這項運動并非完全沒有風險,猝死便是人們最擔憂的情況之一。為什么運動健身中會發生心臟驟停和猝死事件?我們該如何避免風險呢?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運動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戈允申進行了詳細解讀。
運動中發生的猝死,學名叫“運動性猝死”,特指運動者在運動中或運動后即刻出現癥狀并短時間內死亡,特點是突然發生、進展迅速。不僅發生在普通運動人群中,也會見于一些專業的運動員。
大樣本研究顯示,導致運動性猝死的前三位原因依次是:心源性猝死、腦部創傷和熱休克。其中,因心源性猝死導致死亡的病例占比達90%。
很多人平時沒有其他重大疾病,看似非常健康,但一旦大量運動后,血液會優先供應耗氧陡增的肌肉骨骼組織,心肌供氧可能相應減少。尤其是馬拉松運動時,超過一半的心肌細胞失去功能,這種短時間的心肌損害會使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提高7倍,有可能誘發機體潛在的疾病,首當其沖的就是心臟病。
1.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季節溫度變化,可能誘發哮喘、呼吸道痙攣、血壓過高、心臟負荷增加等。
3.一老一少。中老年人群,機體免疫、調節控制能力、器官代謝功能下降,易受傷或引發心血管疾病。幼年人群,心肺功能發育不完善,無法耐受高強度運動量;若骨骼肌肉疲勞,會影響生長發育。
最后提醒,長跑、馬拉松等高消耗運動,適合經常訓練的人群,需要結合自身體能、心肺、營養等多方面評估,緩慢提升過程。(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