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世界10大著名體育場體育場是在室外進行體育鍛煉和比賽的場地,大型體育場為綜合性運動場,一般建有一個標準徑場,在田徑場內設置一個標準足球場(或橄欖球場)。場地四周設有看臺,與配套設施一起可進行多種體育項日的訓練和比賽。體育場按看臺容納觀眾人數分為:甲級25000人以上、乙級15000?25000人、丙級5000?15000人、丁級5000人以下。
體冇場是運動健兒實現夢想的舞臺,這里書寫著激悄與汗水、拼搏與奮斗,最大限度的展現了人類勇于不斷挑戰極限的奮斗精神。奧運會、世界杯等各種國際賽事促牛了世界各地風格迥異、外觀各具風釆的體育場的誕生,它們是建筑設計師創新思維的結晶,而在很大程度上也博取了人們挑剔的眼球,以至于某些體育場已經成為其所亦國家或城市的標志性代言建筑。世界各地著名的體育場不單單吸引了世界知名球隊來此打比賽,同時也逐漸演變成了游客青睞的著名旅游景點。
安聯竟技場因冠名權偉了徳國的安聯保險公司而命名,是一座位于慕尼黑北部的專業足球場,2005年4刀正式啟用,由2005/06球季開始成為拜仁慕尼黑及慕尼黑1860的新主場,兩間球會離開了于1972年使用的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球場也是2006年世界杯揭幕戰的比賽場地,并舉行3場分組賽賽事,1場復賽賽事及1場準決賽賽事。此外,安聯球場還是2011-12賽季歐洲冠軍聯賽決賽的舉辦地。
安聯競技場由位于瑞士巴塞爾的“赫佐格和德默隆事務所”(He^og&deMeuron)和德國漢堡的馮?格康事務所”(MeinhardvonGerkan,VolkwinMargandtheirpartners,簡稱GMP)聯合設計。球場可容納66000人,內有3間Fl間托兒所,1間球迷精品店及1間總面積達6500平方米的餐廳,在球場旁邊有一個全歐洲最人的停車場,町以能容納10500輛汽車。球場一共花費3.4億歐元建造,外形呈一個大車軼,表面由橢岡形半透明外殼組成,可以按需要將不同顏色的燈光投射其上,例如當拜仁慕尼黑隊進行主場比賽會呈現紅色,慕尼黑1860進行主場比賽時會呈現藍色,在夜間球場的外觀會變化JjT.
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位于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的中心,是1972年德國慕尼黑夏季奧運會的主體育場,以頗具性的帳篷式屋頂結構聞名。這里也曾舉辦過1974年世界杯足球賽和1988年歐洲足球錦標賽的決賽,以及3屆歐洲冠軍聯賽的決賽,分別是1979年的諾丁漢森林對陣馬爾默,1993年的馬賽對陣AC米蘭和1997年的多特蒙德對陣尤文圖斯。
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的建筑團隊由斯圖加特人廿特?拜尼施(GUntcrBchnisch)擔任總設計師,體育場看臺的2/3建在地表之下,只有1/3建在地表上,并以蜿蜒的奧林匹克湖為背景。其頂棚山弗賴?奧托設計為半透明的帳篷形狀,呈圓錐形,山網索鋼纜組成,每一網格為75X75厘米,網索屋頂鑲嵌淺灰棕色丙烯塑料玻璃,用氟丁橡膠卡將玻璃卡在鋁框中,使覆蓋部分內光線充足R柔和,把球場、看臺、進場路線以及整個奧林匹克公園聯系在—?起。同時,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是德國最早配備草皮供暖設施的體育場。在天然草皮下25厘米處設計鋪設了全長18.95公里的管道,形成加熱管道網,冷天可以導入熱水,以保證草皮四季常青。
威斯****體育場為眾人所熟知的名字是西格納伊度納公園(SignalIdunaPark),該名稱是由2005年12月至2011年6月的冠名贊助名稱,位于徳國多特蒙徳。球場原名以前普魯士省份威斯****(Westphalia,即今天部分的北萊茵-威斯特****聯邦州)命名。體育場屬于徳甲球隊多特蒙徳的主場球場,在2006年世界杯作為四場分組賽、一場16強賽及一場半決賽的比賽場地。是全徳國最大的球場,于2004/05球季以140萬觀眾人次創下歐洲足球入場觀眾人次新紀錄。
當徳國在2002年獲得世界杯主辦權時,被稱為“徳國足球人劇院”(OpowHouseofGenurniFootball)的威斯****體育場雖然是徳國投標的重點球場,但并不符合國際足聯的世界杯半決賽球場規定。威斯****體育場需要進行擴建,在原有四面看臺的卩L角加建,將國際賽容量提升到67000人。工程采用“爬模”技術將預制組件按結構組合,由地面逐步各上“爬”,直到目標高度為止。為免阻擋新看臺觀眾的視線,舊頂蓋的龍門支架將逐步拆除,而頂蓋由八支62米高的三角支架支撐。四個角落看臺使容量增加15000人,國內比賽處席及立席可容納82932人,而國際賽全處席可容納67000人。新角落看臺提供座位及餐飲服務給貴賓,使貴賓席容量達到5000人。在西北及西南兩個新角落看臺更新增了球迷服務區。
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將會是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場館,坐落在斯特拉特福奧林匹克公園南邊。該體育場的規劃開始于2007年夏天,并于2008年5刀22日止式開工建造,2011年3刀29LI完工,在奧運期間,它將設置大約80000個座位。
根據倫敦奧委會所言,倫敦奧林匹克體冇場是“獨一無二的80000的體冇館,是2012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中心,用于主持奧運會的開幕式、閉幕式和出徑項II。殘奧結束后將被
改建為25000座的永久體育館,它將成為IH徑運動員們的新家,并作為運動、交流和教育的場地。”建造該體育館田徑場時挖出的泥土被堆積在其周圍,形成一個25000座的看臺。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的外圍架設冇一個可拆卸的輕質鐵架作為附加的55000座的看臺。該由纜索構成的體育館頂部看臺將承擔大約三分之二的座位,該看臺將在2012年奧運會結束后被拆除并被再利用。
溫布利球場(WembleyStadium)是一個位丁?英格蘭倫敦的溫布利的專業足球場。隨著溫布利球場重開后,一般把這個球場命名為“新溫布利球場”以分別出兩個新I口的溫布利球場。舊溫布利球場于1923年建成,別號為“帝國球場”,曾是世界上知名的足球運動場,因地理位置處于英格蘭首府倫敦,因此成為英格蘭足球代表隊的主場。在2003年,新球場工程開展,原先球場的結構則被拆毀。原先預定于2006年完工,但后來延期到2007后上旬,于2007年3月9日完工,球場的擁有權交給了英格蘭足球總會。
溫布利球場為一個全席90000個座位的碗形設計(用于運動會及演唱會除外)的球場,容量為歐洲第二大,僅次于諾坎普球場,設有一個可活動的蓋頂,讓觀眾免遭風吹雨打。球場亦可用作運動會場地,只要在最低一層座位Z上臨吋加上一個平臺即可。橫跨球場Z上的拱門建筑是溫布利的一次特色,這道拱門結構內圓周長7米,離地最高133米,跨度為315米,并以22度角傾斜。拱門支撐了北面看臺蓋頂全部和南面看臺蓋頂白分Z六十的重量,是世界上最大無支撐的拱門。
位于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爾的奧林匹克體育場是197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場 地,可容納56040人。也曾經是職棒大聯盟球隊蒙特利爾博覽會隊(Montreal Expos, 2004 年后遷往美國華盛頓)的主場。擁冇一座高175米的高塔,為世界上授高的傾斜建筑物。
蒙特利爾奧林匹克體育場由法國人Roger Taillibert設計,是史上最漂亮的體育場之 一,它的設計概念是像一艘揚帆出航的船,而那個標志性的“桅桿”是最麻煩也最費錢的。 整個體育場呈橢員[形,四周用34根鋼筋水泥柱支撐,所冇預制構件安裝在柱了上,固定在 柱了上的懸臂長達100米,離地面最高處為54米,塔頂懸掛覆蓋整個體育場的頂棚,電鈕 一開,整個由鋼索懸掛的頂棚便可使體育場變成前所未有的室內運動場。場內有兩塊巨人的 長20米、寬10米的記分牌,各裝有1萬9千多個燈泡,從場內任何一?側,都可清晰地看到 牌上所顯示的比賽成績。奧林匹克體育場看臺下面共有6層,安排有各種用途的廳室,還有 一個體育博物館。場館設施表面,都裝飾了茶色玻璃,熠熠生輝,顯得富麗堂皐。
諾坎普球場是位于西班牙巴塞羅拿市內的足球場,屬于西甲球隊巴塞羅那的主場,是全 世界其中一個較為人熟悉的足球場。入座量高達99354人,是全歐洲最大的足球場球盟會官方網站,在1998 年至99年賽季被歐洲足聯選為五星級球場。
在諾坎普球場未建成前,巴塞羅拿所采用的大教堂球場只能容納6萬人,當時俱樂部認 為球場已經不敷應用,于是決定在球場附近買下一大塊土地興建新球場。但籌建初期,巴塞 羅拿會方曾經為選址問題而出現爭拗,直至新會長美羅桑斯上任后,終于在1954年動工, 并命名為諾坎普球場,于1957年9刀24 口正式卅用。球場建設委員會決定舉行一個特別的 慶祝儀式,由阿萊克斯?布瑟雷斯先生和尼占拉?卡索斯先生策劃。開幕式當天正好是梅瑟 節,整個巴塞羅那的市民都盛裝打扮,穿上了巴薩俱樂部顏色的服裝。開幕式在彌撒中開始, 由巴塞羅那紅衣主教莫德列哥主持,全場球迷十分肅穆,許多政界,體育界的髙層人員都在 主席臺同巴薩主席米羅桑斯入座。
圣地牙哥?伯納烏體育場簡稱伯納烏球場,圣地牙哥?伯納烏是皇家馬徳里的標志人物, 他成功領導并完成了這項浩大的工程,這瘁體育場也由他得名。該體育場是西班牙足球俱樂 部皇家馬徳里的主場,于1947年12月14日正式落成,可容納80354人名觀眾,是世界最 著名的足球場Z-。
伯納烏球場由當時只上任一年的主席伯納烏計劃興建,1944年10月27日開始動工, 于1947年12月14日正式落成,起初球場名為Estadio Chamartino 1955年1月4日,俱 樂部官方正式將球場名稱命名為圣地牙哥?們納烏球場,以紀念功不可沒的們納烏主席,俱 樂部容量隨后不繼增加,1952年曾經可容納多達120000人,Z后球場因為成為1982年世 界杯舉行場地而耍進行大規模更新,但80年代發生多宗球場意外,歐洲足聯因此下令大部 分球場由站立改建為全座位,1982年后曾進行過3次人規模的改建。2005年后們納烏球場 被歐洲足聯評選為五星級球場,表明該球場可以成為歐洲冠軍杯決賽舉行場地。
馬拉卡納體育場是位于巴西里約熱內盧市的一朋多功能運動場,是為1950年世界杯而 興建,并曾作為1950年世界杯決賽舉行場地外,也會作為2014年世界杯比賽場館,是歷來 第二個舉辦兩屆世界杯決賽的球場,體育場除了是2007年泛美運動會比賽場館外,也是2016 年里約奧運開幕式以及足球比賽場館。
巴西成功申辦1950年世界杯后,開始興建一個新場館以作為世界杯的比賽場地。菲得 曼(Miguel Feldman)、拉姆士 (Waidir Ramos)等七名巴西建筑師為運動場進行設計。馬 拉卡納體育場于1948年8刀2日奠基及開始動工,經過不足兩年的興建時間,馬拉卡納體 育場在1950年6月16 FI開幕啟用,終于在1965年完全完成興建,運動場可以容納約20 萬個屎位,成為全球最大的運動場。為迎接2014年世界杯及2016年夏季奧運,馬拉卡納體 育場于2010年3刀開始進行重修工程,到8刀全面關閉,在整座5層建筑物上加上頂蓋。
圣西羅球場(San Siro),正式名稱為朱塞佩?梅阿查球場(Stadio Giuseppe Meazza), 是處落于意人利米蘭的一座足球場,距米蘭市中心僅6公里。圣西羅是意甲歷史三巨頭中的 兩支球隊AC米蘭和國際米蘭的主場,在這里曾經舉辦過無數次的世界級足球賽事,如1990 年世界杯揭幕戰,著名的“意大利Z夏”在這座球場唱響。
盡管體育場為了紀念30年代和40年代的著名意大利球員朱塞佩?梅阿查(Giuseppe Meazza),已經于1980年被正式命名為梅阿查球場,還是有很多人稱其為圣西羅。1926年 9月19日,圣西羅體育場正式啟用,圣西羅中央球場總長為105米,寬是68米,球場分為 四個主看臺,共容納55000人;最著名的斜梯風格的布局也在這吋形成,這成為米蘭圣西羅 球場的標憑。
圣西羅球場是世界最著名的足球場z—,同時也被世界各國的職業足球運動員所仰慕, 許多球員都為能夠有機會在這個球場比賽而深感B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