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用品市場回暖 未來投資前景看好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體育產業已經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近日,安踏、361、特步等體育品牌陸續發布了2016年的中期業績報,上半年企業業績整體實現穩定增長。從業績上看,中國體育品牌正在逐步走出泥潭,有望重新步入穩定增長階段。對投資者來說,這或許是個好消息。
自2001年起,受北京申奧成功影響,國內體育品牌擴張發力。2008年前后,伴隨著北京奧運的舉辦,國內體育品牌企業迎來了一輪上市潮,安踏、中國動向、361度、匹克、特步先后上市,李寧于2004年已經完成上市。上市潮推升了運動品牌增長的需求,行業迎來了加速擴張期。
但是,從2011年起,運動服飾行業增長出現下滑,以李寧與中國動向最為突出。到2012年,六大品牌幾乎無一幸免,全部陷入庫存危機。各大品牌的平均存貨周轉天數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均出現大幅上漲,經營現金流惡化。
近日,361、特步相繼發布了2016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的數字均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其中安踏業績報告顯示球盟會官網,截至2016年6月30日,安踏營業收入61.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0.2%,這是安踏連續三年中期收益增長超20%。同時,毛利率再創新高至47.9%,毛利達29.4億元,股東應占凈利人民幣11.3億元,同比增長17%。
據《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全球體育產業,整體規模約1.5萬億美元,用品占40%,服務占50%。中國體育產業結構中,75%是體育用品業,服務業占比僅15%。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意味著中國體育產業的服務業有很大的空間,也意味著體育用品業將面臨很大的挑戰。
2014年下半年以來,一系列政策的出臺表明未來財政投入將向體育產業傾斜,促進了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同時隨著國內體育品牌不斷回暖,競爭壓力逐漸增大,越來越多的國內體育品牌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來應對不斷加劇的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