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盟會官方網入口上海最美步道竟“藏”在這座有85年歷史的體育場內科技助力讓它華麗轉型“在江灣體育場外圈步行鍛煉十幾年了,這還是第一次走進體育場里面鍛煉。”與張老伯有著同樣感受的市民不在少數。近日,上海江灣體育場健身步道正式對外開放。走一圈步道,全長750米,每天晚上有數百人來此鍛煉,也讓這座有著85年歷史的體育場更親民惠民。
江灣體育場建成于1935年,1983年曾在這里舉辦過第五屆全國運動會,這里也曾是上海申花隊的主場。隨著上海八萬育場和虹口足球場的先后建造,江灣體育場的競技活動和比賽功能日益弱化。雖然江灣體育場內舉辦過全民健身賽事,乃至澳式橄欖球超級聯賽,但因為場地大、管理難等原因,一直沒有正式開放給公眾用于鍛煉。
這么好的體育場地資源如何實現共享?科技助力使之成為現實。去年,江灣體育場內十幾年未修的跑道整修一新,紅色的健身步道、翠綠的草坪,硬件環境得以提升。由每步科技開發的小程序“上海市江灣體育場”,則解決了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體育場館開放管理的技術問題。
為了對人員進行有效管理,步道入口處設置了人臉識別系統,市民只需提前注冊小程序,通過“刷臉”即可入場。通過閘機的同時,還能自動進行體溫測試。如果是老人或孩子,也可以通過家人的手機在家里一并注冊認證,大大方便了沒有手機的市民。很多市民鍛煉時不愛帶手機,只要第一次注冊成功,之后就可以“兩手空空”輕松進入體育場鍛煉。隨著高科技系統的引入,滬上公共體育場館的開放管理有望迎來一波智能化提升。
黃粉墻、花窗、拱門、環形長廊……走進江灣體育場內,可以發現許多極具特色的建筑元素。8月5日第一天開放日,當體育場工作人員邀請在場外的市民進來健身時,有些市民都不敢相信,江灣體育場竟然開放了,紛紛點贊。目前,江灣體育場每天的開放時間是晚上的18點30到20點30分球盟會官方網入口。夏夜,一天的暑熱慢慢褪去,鍛煉的市民在這里散步、夜跑,也讓這座古老的建筑更添一份靈活。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讓市民就近就便鍛煉,家門口的健身步道是市動場所的首選,建一條火一條。近年來,作為市政府實事項目,市民健身步道建設的測評得分一直名列前茅。
截至2019年底,本市共建成市民健身步道(綠道)1426條。2019年,首屆“魔都最美健身步道”評選活動中,有21條步道(綠道)脫穎而出,獲得“魔都最美健身步道”稱號。上海市濱江“漫步道、跑步道、騎行道”的沿途美景,公園綠道的曲徑通幽,社區步道的便捷實用,為上海增添了無限生機與活力。